搜索

高效、精准、自动化 看HRG轨道限界检测机器人“展本领”!

发布时间:2020-10-22 16:06:33

交通巨变见证新中国发展之路。据统计,到2020年年底,我国的铁路总里程将达14.6万公里;截至2020年9月30日,国内累计有41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线路7141.55公里。轨道运行的量级增长给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轨道限界检测,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所谓轨道限界,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为了防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需要对机车、轨道建筑物和轨道设备的轮廓线加以限制,规定不允许超过的轮廓线尺寸。其中,站台、雨棚、接触网支柱、接触线、隧道等是最常检测的建筑物和设备。


铁路限界检测建筑物、设备示意图


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主要采用接触式测量工具,不仅费时费力,且测量数据不稳定,精准度无法完全保证。面对周期性的硬性检测需求,市场“呼唤”高质量的自动化专业测量设备。


人工作业进行站台限界检测(图片源于网络)


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以市场为导向,自主研发了轨道限界检测机器人、便携式站台限界测量仪、轨道走行式限界测量及字符涂画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它们个个“身怀绝技”,以一身科技“本领”为轨道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轨道限界检测机器人

产品介绍:

轨道限界检测机器人采用自主专利技术,基于轨上自动行走式的测量方法,可自主完成站台、雨棚、接触网支柱、接触线的限界参数精密测量、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及数据传输与显示,适用于普铁、高铁、城市轨道的全线自主检测。


产品优势:

◆ 更高效。采用轨上自动行走式的测量方法,无需人工操作,测量效率较之传统测量提升约60%。

◆ 更精准。重复检测精度可达±2mm,超行业标准。

◆ 更全面。全线自主检测,包括直线、弯曲线路、缓和线路工况。

◆ 更智能。集图像识别分类检测、多工况轨道自主检测、VR人机交互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测量、处理、储存、反馈同步进行。

 

 

便携式站台限界测量仪

产品介绍:
便携式站台限界测量仪采用激光及图像精密检测技术,实现分体式便携的站台限界测量,有效解决了单个测量点配备测量人员较多、站台离散点位难判定和站台棱线超限判断不准确等问题。


产品优势:
◆ 测量速度快,单点位测量时间小于20s。
◆ 测量精度高,实现<±3mm的精确化测量。
◆ 多功能一体,实现限界测量、数据处理、数据储存、超限反馈同步进行。
◆ “一键化”操作,作业人员仅需1次按键触发,即可完成单点高效测量。
◆ 续航能力强,满电量下可满足6小时以上连续测量。
◆ 产品重量轻,单体小于4KG,可一人操作,便于搬运。

 

轨道走行式限界测量及字符涂画机器人

产品介绍:
轨道走行式限界测量及字符涂画机器人利用激光及图像精密检测技术,采用轨上自行走式检测方式,实现伸缩式接触网支柱的限界测量,并可快速完成轨面红线标记及字符涂画功能。

 

产品优势:

◆ 轨上自动行走式作业,速度可达3KM/H,测量效率高。

◆ 嵌入式测量报告模板程序,方便完成测量报告。

◆ 便携式控制终端,人性化人机界面。

◆ 速度可控,数据可直接读取储存。

◆ 本体设计伸缩结构,且总重量小于20KG,便于搬运。

◆ 可实现快速供电网支柱的限界参数涂画作业。

 


目前,HRG轨道限界检测机器人系列产品已在安徽、江西等地进行测试,持续优化,提升性能。产品将以更完美的“姿态”,持续赋能传统轨道限界测量方式与工具的转型升级。

上一篇:2024, “新”!

下一篇:HRG仿生机械手获2020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武汉赛区优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