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速 递
1、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推出18条针对性支持举措,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
《意见》明确支持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创业孵化机构探索直投、基金、物业租金作价入股、服务换股等模式,投资在孵企业。支持保险机构与中试机构合作创新型保险业务。
支持金融机构打造多元化接力式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扩大科技贷款投放,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投资承销力度。推广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评价结果运用,强化融资增信服务。全面推行“创新积分制”,规范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时空信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加快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深度融合。(来源:澎湃新闻)
2、工信部等七部门最新部署:研发用于植入脑机接口的高精度手术机器人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30年,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意见提出,突破关键脑机芯片、发展辅助设备。研发辅助生理信号设备,通过脑信号与肌电、眼电、心电、近红外等多模态信号的融合,提升交互控制和感知觉评估的精准度。研发用于植入脑机接口的高精度手术机器人,突破亚微米级精度控制与动态调整技术,提升区域精准实时成像与三维重建能力。(来源:光明网)
3、《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发布 支持在沪设立具身智能实体公司
8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具身语料等方面核心算法与技术突破不少于20项;建设不少于4个具身智能高质量孵化器,实现百家行业骨干企业集聚、百大创新应用场景落地与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推广,上海市具身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方案》提到,上海市重点支持感知决策、运动控制、具身语料、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面向具身智能发展共性需求,整合全市资源,建设算力、实训场、中试、投资、租赁五大平台,夯实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基础底座。对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50%且不超过2000万元支持。在具身智能应用方面,《方案》提到,立足上海市行业优势,以物流装配、工业制造、商业零售、医疗康养、家政服务等领域为牵引,开展场景征集与任务揭榜,探索具身智能应用新业态,对产业创新融合示范应用项目,按照核定项目总投资,给予最高20%且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 此外,将招引和培育一批优质企业、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对销售或租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企业,根据合同额按规定给予最高5%且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来源:证券时报网)
行 业 头 条
1、2025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公布
8月6日,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名单正式公布。季强、徐星、周忠和获得2025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方忠、戴希、丁洪获得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卢志远获得2025年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未来科学大奖目前设有“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大奖项,单项奖项的奖金约720万元人民币。
自2016年设立以来,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46位获奖者,他们均是来自生命科学、物理、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极具成就的科学家。(来源:科技日报)
2、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更智能”为主题,将持续至8月12日。本届博览会共展出200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1500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50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带来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大赛由共融机器人挑战赛、BCI脑控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三大赛事组成,共吸引10余个国家6000余支赛队的1万余名精英赛手现场竞技。
开幕式现场还发布了“2025人形机器人十大潜力应用场景”。(来源:人民网)
3、“孕育机器人预计一年内面世”冲上热搜 网友吵翻
报道称,新加坡南洋理工博士张其峰正在研发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这套系统模拟了子宫环境,还装进仿人类的机器人体内,让“机器人妈妈”从怀孕到分娩全流程复刻人类体验。据了解,该技术就是孕育箱的技术,只是将其与机器人的肚子相结合,覆盖从胚胎着床到胎儿发育直至分娩的全过程。预计“样机”一年内推出,定价不超过10万元。(来源:上观新闻)
4、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增长 新增相关企业10万多家
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25.5%。截至目前,我国已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93万家。其中,今年上半年新增相关企业10万多家,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约45%。(来源:央视新闻)
5、宇树发布新款四足机器狗
8月5日,宇树科技发布了新款四足机器狗产品Unitree A2,整机约37千克,空载续航20km。视频显示,Unitree A2最大奔跑速度5米/秒,最大攀爬高度1米。根据视频,Unitree A2能够承受一个100千克体重的成年男性在背部蹦跳,也能够流畅平稳地下坡,具有超广角激光雷达3D感知能力。(来源:中国证券报)
6、优艾智合“凌枢”具身智能机器人亮相
8月5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凌枢在合肥首次亮相。凌枢是全球首创“一脑多态”架构的跨场景集群作业人形机器人,由优艾智合与优艾智合-西安交大具身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联合发布。
“凌枢”为双足式人形机器人,身高1.66米、体重40公斤,拥有33个关节自由度,具备全向移动能力,可适应复杂地形环境,针对半导体制造与能源行业的高精度、长流程、多任务等复合泛化场景需求,以机器人智慧大脑为核心,与多种形态的机器人高效集群协同,实现多模态融合感知、自适应多臂协同操作、多形态移动控制、全域物流调度。(来源:新华网)
7、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于8月8日正式营业
全球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Robot Mall于8月8日正式营业。与汽车的4S店相似,这家机器人4S店同样集机器人“销售(Sale)、零配件供应(Spare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等功能于一体。但不同的是,这座位于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园(亦庄)的4S店,聚焦产品从研发测试到市场应用的全周期服务需求,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生态建设提供“北京方案”。(来源:36氪)
8、智元重磅发布:任务、本体、专家数据多样性的全新认知
近日,由智元机器人和创智学院、香港大学等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成果,系统性地探索了机器人操作学习中数据多样性的三个关键维度:任务多样性、机器人本体多样性和专家多样性。这项研究颠覆了机器人学习领域"数据越多样越好"的传统认知,为构建可扩展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来源:智元机器人)
9、上海电气推出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溯元” 专为工厂环境设计
近日,上海电气正式推出首款自研人形机器人“溯元”,标志着其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重大突破。该机器人专为工厂环境设计,结合AI技术,旨在提升巡检、装配等工业场景效率,呼应全球人形机器人从硬件研发向应用落地的转型趋势。
“溯元”人形机器人身高1.67米,体重50公斤,采用人体工学设计,全身配备38个自由度,确保在复杂工业环境中灵活作业。其高协调性支持穿梭于多样场景,如核电站高危区域,替代人工完成巡检和搬运任务。(来源:证券时报网)
10、傅利叶发布人形机器人“Care-bot”GR-3
8月6日,傅利叶正式发布首款主打交互陪伴、具备“可触摸”特性的全尺寸人形Care-bot GR-3。在本体结构上,GR-3身高165cm,体重71kg,全身配备多达55个自由度,可支持更拟人化的肢体表达。(来源:第一财经)
11、新款柔性折叠薄片机器人可应用于智能医疗等领域
国外研究人员开发出一款可编程的柔性折叠薄片机器人,能抓取物体和在物体表面移动。这项机器人研究进展,可改进自主系统在探索、触觉显示(帮助用户“感知”虚拟刺激的技术)和智能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来源:中新网)
12、警惕人工智能“数据投毒” !国安部披露国家安全部
8月5日发布安全提示文章,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其中不乏虚假信息、虚构内容和偏见性观点,造成数据源污染,0.01%虚假训练文本可致有害内容增加11.2%,给人工智能安全带来新的挑战。(来源:光明网)
本 地 关 注
1、安徽成立“1+5”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8月10日,安徽正式成立跨区域的“1+5”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探索农业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新路径。该联盟是安徽省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5所国家级农业科研院校联合共建的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平台,聚力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成果转化高地、人才培养高地。座谈会上发布了《联盟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合作清单》,安徽省江淮粮仓研究院也正式揭牌。(来源:新华社)
2、安徽首只AIC盲池基金成立!10亿投向这些领域
8月7日,全省首只AIC盲池基金“华安建源”在合肥成立,规模10亿元,由华安证券联合建信投资等多家机构共同设立。该基金要求投资项目中安徽企业占比不低于60%,单项目投资周期可达7-10年,重点投资方向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据悉,基金已储备20余个拟投项目,包括多家"科大系"科创企业和本土硬科技公司。 (来源:合肥在线)
3、安徽再出大招:母基金运营新指引来了
8月7日,安徽省科技厅发布《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指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为2025年8月7日至8月17日,有关意见建议请发送至邮箱31761574@qq.com。
意见稿共八章二十条,从募投管退全链条提出多项创新举措,通过对出资比例、返投比例松绑,灵活延长存续期等方式,为GP及项目提供充足弹药支撑。其中指引所称天使基金群是指省科技厅对口主管的省雏鹰计划专项基金、省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省级种子基金二期母子基金集群。(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4、国内首发!具身智能机器人共性服务平台公司成立
日前,“合肥具身智能机器人共性平台服务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工商注册,主要负责智能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将为合肥市、安徽省乃至全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技术研发、概念验证、检验测试、小试中试及应用推广提供专业的一体化服务,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机器人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合肥成为国内领先的具身智能技术创新与规模化应用策源地。(来源:国先中心)
5、安徽省开展第二批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
近日,安徽省现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第二批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申报推荐工作,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包括创新企业家项目、先进制造技术人才项目、先进基础工艺人才项目;2025年,面向全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遴选推荐10名创新企业家、30名先进制造技术人才、50名先进基础工艺人才。(来源: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6、8月4日开始申报!合肥兑现低空经济政策补贴
8月4日,合肥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2024-2025年度合肥市支持低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申报的通知》,申报时间为2025年8月4日至8月26日。其中,合肥对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取证奖补和低空飞行营地奖励这两项是“免申即享”,此外,其他申报包括低空试飞场地运营补贴、载人eVTOL航线运营补贴、无人机物流配送航线补贴、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补贴等。(来源:合肥市发改委)
投 融 资
1、募资超2亿美元!华沿机器人拟赴港IPO
据报道,华沿机器人寻求在香港IPO,筹资逾2亿美元。据公开消息,今年三月,广东华沿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由“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式更名而来,对应的英语名称为"Guangdong Huayan Robotics Co. Ltd”,本次更名涉及海内外所有业务。
华沿机器人自成立之初便在精密制造、运动控制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基因,聚焦于国产高端协作机器人赛道,目前已经成长为国内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点企业。(来源:智通财经)
2、松延动力完成数 A++亿元融资
近日,“小孩哥”松延动力完成数亿元 A++轮融资。本轮由金浦资本领投,北汽产投、中金资本、晶科能源、赟汇资本、优山资本、卓源资本、元智未来等一众知名机构跟投。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松延动力自今年上半年以来连续完成的第三轮融资,累计融资次数高达六轮。
刚刚过去的7月,松延动力实现了量产交付105台人形机器人。其中,N2人形机器人交付量为92台,E1人形机器人交付量为13台,环比增长176%,创下公司成立以来最高量产及交付纪录,目前,松延动力仍处于产能快速爬坡阶段。(来源:新京报)
3、聆动通用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安徽聆动通用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元禾璞华战略领投,讯飞创投持续战略加码,投资方涵盖优势资本、盈科投资、天智投资、合肥高投等头部市场化及地方国资机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加速聆动通用行业级具身VLA大模型和具身通用机器人的研发及产业化。(来源:36氪)
4、触觉感知企业帕西尼,4个月狂揽10亿元
近日,帕西尼完成新一轮A系列融资,本轮由京东战略领投,浦耀信晔、宏兆基金、张科垚坤、上市公司新国都、北京昌平先进能源制造产业直投基金、财鑫资本、复琢投资跟投,老股东湖南财信产业基金、钧犀资本、TCL创投、毅达资本持续加码,庚辛资本中国继续担任独家战略财务顾问。
帕西尼在短短 4 个月内,已狂揽 10 亿元人民币,刷新了全球相关领域的融资规模与融资速度,进一步夯实了其在该赛道的绝对领先地位。除众多著名财务投资机构纷纷看好外,帕西尼在国内多领域头部产业方的聚力尤为值得关注:继接连获得比亚迪、北汽、上汽、新奥集团、TCL、商汤、新国都等国内知名产业资本青睐后,本次帕西尼再获京东战略领投。(来源:帕西尼感知科技)
5、灵心巧手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高自由度灵巧手已实现千台量产
8月7日,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领军企业灵心巧手正式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中金资本、首发展创投、上海半导体装备基金、澄凯基金、德同资本、可可资本跟投,老股东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继续加注,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的技术储备提升和具身智能数据采集场建设,加速灵巧手的落地应用实际进程。(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