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速 递
1、工信部:推进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
7月18日,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工信部将推进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期,带动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同时要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
谢少锋还介绍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在政策上,将研究修订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联合税务总局开展“春雨润苗”行动,推进税费政策便捷惠及小微企业。在人才上,将办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培训班,联合全国总工会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行动,组织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在创新方面,将深入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推动中小企业创新产品进入大企业供应链。(来源:中国青年报)
2、工信部: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研究储备
7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强调,要统筹推进立改废释,加快重点领域立法,加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研究储备。要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行政执法程序制度,持续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发挥行政复议监督作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来源:界面新闻)
3、“高效办成一件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助力高质量发展。其中,在推动重点事项常态化实施中提到,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场景,强化统筹规划,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提供智能问答、智能引导、智能预填、智能帮办等服务,为工作人员提供智能辅助审批、智能分析等支撑。(来源:中国政策网)
行 业 头 条
1、海关总署:今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增长61.5%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外贸企业抓住全球能源转型新趋势,持续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加速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上半年,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速都超过两成。去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跃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继续增长61.5%。烹调、清洁、送餐、娱乐等机器人越来越智能,为全球消费者生活带来更多便利。(来源:第一财经)
2、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
7月18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披露,宇树科技已正式启动上市辅导,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根据备案报告,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王兴兴通过直接及间接方式合计控制34.7630%股权。目前,宇树科技在四足及人形机器人领域实现全球量产出货量第一,消费级四足机器人市场份额超60%,客户涵盖英伟达、谷歌等头部企业。专家介绍,作为全球机器人赛道领军企业,宇树科技若成功上市,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来源:环球网)
3、优必选,中标人形机器人企业最大采购订单
据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7月18日发布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中标公示》显示,优必选科技中标觅亿(上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9051.15万元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这是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中标金额最大的采购订单。
据悉,优必选在7月17日发布了全球首个会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2,并计划今年交付500台工业人形机器人投入到智能制造产业。(来源:财联社)
4、全球首例 机器人搭地铁为商家送货
全球首例由机器人自主搭乘地铁配送货,在深圳地铁里变成现实。日前,在深圳地铁2号线湾厦站,地铁配送机器人利用地铁的空闲时间段,通过AI调度算法+机器人技术实现无人化配送。这款配送机器人集合了AI调度算法、全景激光雷达、机械底盘等软硬件技术。万科旗下万纬物流独立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作为“大脑”,可实现多机器人、多门店情况下的全域最优路径配送。(来源:财联社)
5、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发布
全球首款文商旅体专用双足机器人——“镋钯”日前正式发布,它拥有全球首创仿生步态运控系统,不仅能作出丰富的肢体动作,还有独特的视觉语言动作矩阵。据悉,该机器人将亮相2025年成都世运会,担任啦啦队的角色,完成高难度编队动作,并带来极具未来感的集体舞蹈表演。(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6、首份产业链风险研究白皮书亮相链博会
7月1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中国贸促会与中国人保联合发布《2025产业链风险研究白皮书》,以“链式视角”破解全球产业链风险治理难题。白皮书内容紧密围绕本届链博会聚焦的六大产业链,精选低空经济、大飞机、储能、基础和工业软件等9个细分链条,系统研究产业链风险作用机制,分析风险薄弱环节,提出风险应对及保险解决方案。(来源:人民财讯)
7、中国模型霸榜前三 Kimi K2登顶全球开源模型冠军
据全球大模型竞技场LMArena消息,开源模型与闭源模型的竞争进一步升级。在全球开源模型排行榜中,Kimi K2、DeepSeek R1、Qwen3等3个来自中国的开源模型排名前三,领先于谷歌Gemma3和Meta旗下Llama4,Kimi K2成为全球最强开源模型。该榜单由数千位开发者通过动态盲测进行投票。(来源:华尔街见闻)
8、日本开发出可预测卵巢功能的AI模型
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参与的团队成功开发出一款可预测卵巢功能的人工智能(AI)模型,能够通过简单的问诊和少量采血数据预测女性卵巢功能,有望为备孕和不孕症治疗提供支持。卵巢功能低下是导致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来源:新华社)
9、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超1.2万亿美元
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于7月18日举行,会上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独角兽企业达372家,总估值突破1.2万亿美元,折射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勃勃生机。独角兽企业的地域分布呈现“3+X”格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集聚85%独角兽企业,其中北京75家、上海59家和深圳42家。(来源:新华社)
10、香港科大研发AI模型降低病人CT扫描接收辐射量
香港科技大学召开记者会公布,研究团队开发出一套创新AI模型,只需极少量X光影像,便可建构出3D骨骼与器官图像,较以往计算机体层成像,可大幅降低病人接收的辐射量达99%。(来源:中新社)
本 地 关 注
1、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
日前,2025年长三角区域市场监管专题合作组会议在南京市召开,长三角三省一市市场监管部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满意消费长三角”、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深化质量基础联通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先行区。(来源:新华社)
2、“数”成金!高水平建设安徽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日前,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将于10月1日施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举措是提出“高水平建设安徽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旨在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机制,推动数据由资源向资产转化,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引导企业和其他组织依法开放自有数据资源。(来源:合肥在线)
3、11944家!安徽省2025年第1批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公示
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国科发政〔2017〕115号)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服务工作指引》(国科火字〔2022〕67号)有关规定,安徽省2025年第1批11944家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7月15日起公示,涉及11944家科技企业,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来源:安徽省科技厅)
4、合肥经开区支持产业创新研发政策开始申报
7月16日,合肥经开区发布《关于申报合肥经开区支持产业创新研发政策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企业内部核心研发投入的2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奖补。申报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7月30日。(来源:合肥经开区)
投 融 资
1、蓝点触控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7月16日消息,蓝点触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由广发信德、复星创富、合肥创新投、华仓资本联合投资。
蓝点触控专注于高精度、高性能力传感器及力控产品研发和生产,2024年,在人形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领域的市场份额突破70%,2025年上半年单一客户出货量已达千台级;关节力矩传感器2024年出货5万套,2025年上半年出货7万套,国内市场占比超95%。(来源:观点网)
2、“粒界科技”完成千万美元级B2轮融资 比亚迪领投
近日,粒界(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千万美元级B2轮融资,此次融资由比亚迪集团领投,光源资本担任财务顾问。粒界科技是新一代计算机图形引擎技术提供商。公司的核心产品为新一代计算机图形渲染引擎GritGene。该引擎采用新一代的智能异构的图形引擎构架,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数字工作、数字生活和数字娱乐提供图形渲染、人机交互的数字引擎及工具技术。(来源:金融界)
3、MiniMax将完成近3亿美元新融资,继智谱后考虑上市
近日有消息称 “AI六小虎” 之一的MiniMax(上海稀宇极智科技有限公司)已接近完成近3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完成后,Minimax的估值将超40亿美元(约300亿元)。今年6月,据媒体报道,MiniMax正在初步筹备赴港上市。(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4、全固态激光器厂商「云汉星驰」完成天使+及Pre-A两轮数千万融资
7月18日,全固态深紫外激光器厂商全固态深紫外激光器厂商(简称“云汉星驰”)宣布完成了天使+及Pre-A两轮合计数千万融资,其中天使+轮由怀柔基金投资,Pre-A轮由北工投资领投,老股东中关村资本和顺禧基金均超额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能扩建、组织升级和新产品研发。(来源:投资界)
5、罗伯医疗获得数千万人民币战略投资
罗伯医疗于近期完成数千万元级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丰雷资本旗下元畅基金领投,老股东泰鲲基金跟投,劢柏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罗伯医疗是一家进入产业化阶段的医疗机器人研发型企业,在康复机器人制造,柔性机械臂、并联手术机器人设计及控制、力反馈、机器视觉、自动手术等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并率先将这些技术用于康复机器设备和经自然腔道手术、超声诊断等临床领域。(来源:IT桔子)
6、赛得尔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近日,智能制造核心零部件研发商苏州赛得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清源投资。
赛得尔致力于智能制造领域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开创性提出“无磁轨直线电机”方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为工业智能化提供核心驱动力。(来源:科创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