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策 速 递
1、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 国家药监局发布十大举措
7月3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聚焦医用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和新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等新质生产力关键领域提出十方面支持举措。
《举措》强调要加快发布医用外骨骼机器人、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等相关标准。需加快推进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等领域的基础、通用标准和方法标准等制修订工作,积极筹建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组织。同时,提出要科学制定高端医疗器械审评要求,完善高端医疗器械注册审查体系。以及研究人工智能、生物芯片等技术在生物材料医疗器械性能及安全性评价中应用。
此外,其强调对符合要求的国内首创、国际领先,且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的高端医疗器械继续实施创新特别审查,进一步优化创新审查工作,加强申请人和审查专家的沟通,强化对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和注册的技术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举措》专门提到,将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来源:科创板日报)
2、2025年护航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专项行动启动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25年护航新型工业化网络安全专项行动方案》,提出今年将面向不少于800家工业企业开展网络安全贯标达标试点,有效提高重点企业综合防护水平。《行动方案》核心任务是推动重点企业、重要系统、关键产品防护能力升级,突出重点管理、聚焦关键环节、创新赋能模式,切实提高工业领域网络安全保障水平,着力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来源:工信部)
3、九部门联合发文加大对“个转企”发展的培育支持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7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加大培育帮扶力度的指导意见》,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加大“个转企”培育帮扶力度。
《指导意见》明确,充分尊重个体工商户意愿,加强政务服务系统集成,为“个转企”提供统一规范、高效便捷的服务,并提出“优化登记注册流程”“加强涉税信息共享”“延续有关行政许可”等多项措施。个体工商户通过直接变更转型为企业的,可以在申请变更登记时,同步办理公章刻制、社会保险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基本账户开立或变更预约等关联事项。在加大“个转企”培育帮扶力度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坚持分型分类梯度培育”“优化就业和社保服务”“做好接续融资支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等诸多具体举措。(来源:证券日报)
4、安徽出台实施意见推动“两业融合”
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到2027年培育超60家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打造100个左右制造服务一体化应用场景,并建成15个左右省级服务型制造集聚区。
《意见》提出,探索两业融合路径。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知识产权等服务,提升概念验证、中试验证、产业孵化能力,构建覆盖产业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打造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展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引导企业聚焦客户需求实现和产品价值提升,围绕产品概念定义、形态结构、功能性能、用户体验、品牌形象开展综合设计,推动产品设计与制造服务流程设计贯通,从功能定义产品向体验定义产品转变,培育一批企业工业设计中心和工业设计企业。
拓展重点产业应用。支持汽车企业提升整车和零部件工业设计能力。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服务各环节全面应用,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探索平台验证、协同开发。(来源:人民网)
行 业 头 条
1、机器人融资额五个月超去年总和,投资人称“挤破脑袋也要上牌桌”
2025年,具身智能赛道资本狂热,前5个月机器人领域融资232亿元,超2024年全年总和。业内指出,今年大型产业投资者入局成标志性特征,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制造业巨头也参与其中,反映出企业的战略考量,行业也呈现出机构入局踊跃但创业者普遍感到估值被低估的矛盾现象。(来源:第一财经)
2、这家机器人公司,拿下3亿元订单!
7月2日,港仔机器人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旗下非全资附属公司香港仔机器人有限公司(卖方)与通宏护卫有限公司(买方)签署采购合作协议。自采购合作协议日期起两年內,在香港采购具身智能安保机器人的数量将不少于1000台,具身智能安保机器人单价为人民币30万元,合约总额为人民币3亿元。据悉,通宏护卫为香港保安业协会会员,为香港公营及私营界别提供安保服务。(来源:金融界)
3、沉寂十年世界纪录被打破!国产机器狗突破10米/秒
在“智绘光谷”CMG世界机器人技能大赛的首赛上,“新一代黑豹2.0”凭借卓越性能与前沿技术,以10.3米/秒的速度打破由波士顿动力WildCat创造的8.89米/秒的机器狗纪录,成功改写了沉寂十年之久的世界纪录。(来源:央视新闻)
4、亚马逊全球部署100万台机器人
跨国电商企业亚马逊部署的机器人数量已经达到100万台。这些机器人分布在亚马逊遍布全球的运营网络中,既包括固定工位机器人,也有自主导航的搬运机器人,而且开始具备AI能力。与此同时,亚马逊推出名为DeepFleet的生成式AI基础模型,将进一步提升物流网络运行效率(来源:第一财经)
5、马斯克公布脑机接口最新进展,有望用意念操控人形机器人
日前,埃隆・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发布了一段长达一小时的视频,展示了其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重大进展:通过植入式设备,受试者不仅可以通过意念操控虚拟机械手,渐冻症患者还可以借助脑机接口和外界重新建立交流。视频中展示了最新研发的N1植入体和配套的R2手术机器人,该设备已在4名脊髓损伤患者与3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中完成植入。(来源:澎湃新闻)
6、2025十大前沿科学问题发布
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主论坛7月6日在北京举行,发布了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为持续性产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树立“风向标”。
十大前沿科学问题包括:
1.流形的拓扑和几何分类
2.希格斯粒子性质和质量起源
3.准金属替代过渡金属用于精准合成与催化反应的可行性研究
4.台风路径异常与强度突变
5.宏观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形成机理与系统间相互作用机制
6.基于密码学视角的人工智能安全新理论和防护体系
7.多维度、可重构超分子机器组装
8.暗能量与哈勃常数危机
9.作物野生近缘种在提升栽培种抗逆特性的育种潜力
10.人体微生态与宿主的交互调控机制(来源:中国科协之声)
7、对用户免费开放 我国自主创建的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
7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由我国机构自主创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上线。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共收录了全球近9000万条高质量科技文献元数据,是依据中国机构自主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自主采集、加工、建设的科技文献数据平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控,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西方在该领域的垄断。(来源:央广网)
8、中国智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猛
毕马威中国发布《首届健康科技50》报告显示,在已发布的医疗大模型中,中国发布数量占比超70%。中国智能医疗器械市场增长迅猛,预计2025年将达242.3亿元,2026年-2027年总体有望保持较高速增长。(来源:财联社)
9、首批科创债ETF获批 引导更多资金向“新”集聚
7月3日 ,首批10只科创债ETF在7月2日正式获批。其中,嘉实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景顺长城基金等4家公募获批了在深交所上市的科创债ETF。本次科创债ETF获批,既是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产品体系的新突破,亦为投资者开辟了配置“硬科技”债市的新通道。(来源:人民网)
10、2.5亿元!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签约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举办2025医工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前沿科技成果展。会上,协和医院董念国教授团队成功签署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协议,几项心外科领域突破性成果转让总金额高达2.5亿元,刷新了国内心外科领域的纪录。(来源:技术转移研究院)
本 地 关 注
1、安徽机器人产量十年增长30倍
“十四五”期间,安徽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列为我省重点推进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包括机器人在内的高端装备获得了突破性发展和爆发式增长,从2013年到2024年,安徽机器人产量十年增长30倍。(来源:安徽工信)
2、安徽省组织开展2025年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入库推荐工作
7月3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入库推荐工作的通知》,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库入库条件要求企业从事相关业务领域的时间达到8年及以上,拥有新产品的时间达到3年及以上。企业近3年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亿元以上;已入选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受销售收入限制。重点产品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等。(来源:安徽省工信厅)
3、安徽省融资租赁发展联盟成立
近日,由安徽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主办的“融资融物融通万企”安徽省融资租赁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对接会在合肥举办。会上,安徽省融资租赁发展联盟正式揭牌成立,首批成员单位60余家,涵盖省内外融资租赁企业、商业保理企业、投资公司、科研院所、信息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形成跨区域、多业态的综合服务平台。(来源:合肥在线)
4、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和制造服务一体化应用场景遴选工作开始
7月2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通知,开展2025年度安徽省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和制造服务一体化应用场景遴选工作。 服务型制造标杆企业是指“制造+服务”“产品+服务”商业模式成熟,具有较强标杆引领作用的企业。制造服务一体化应用场景包括面向生产需求的工业应用场景和面向消费需求的生活应用场景。(来源: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投 融 资
1、赛那德完成超亿元B轮系列融资,加速具身智能行业应用进程
近日,赛那德宣布完成B++轮融资,由初辉资本、豫资涨泉基金投资。这是继今年5月份以来,赛那德又一次完成融资,至此已完成累计超亿元B轮系列融资。
赛那德拥有“自研算法+行业数据+行业模型+实景训练”四维一体的技术优势,140+项自主知识产权,推出的具身智能装卸货机器人,能够自主适应、快速调整并高效完成装卸流程,装卸效率传统方案提升300%。(来源:赛那德科技)
2、凌川科技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近日,凌川科技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投资基金和快手集团领投,亦庄产投、顺禧基金、九智资本等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下一代芯片研发、现有产品SL200的量产扩产及海外市场拓展。
凌川科技是一家以转码/AI芯片研发为主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解决大模型时代算力短缺的挑战。孵化于快手异构计算与芯片事业部。(来源:科创板日报)
3、来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来牟科技近日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欧美头部家用消费电子上市公司领投,多家投资机构跟投,Maple Pledge枫承资本持续担任私募股权融资顾问。资金将用于加速新品研发迭代、产品量产交付及市场预期性备货。
来牟科技是一家割草机器人研发商,公司面向欧美市场,专注于割草机器人研发制造,致力于为家庭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庭院管理解决方案。(来源:界面新闻)
4、格见半导体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格见半导体宣布完成近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微禾投资领投,战略股东中车时代高新投资持续追投,并引入新战略投资方石溪资本和禾迈股份。截至目前,其已累计完成5轮融资,刷新国内DSP赛道融资总额纪录。
格见半导体专注于高端实时控制DSP芯片设计,服务领域包括数字能源、数字电源、工业自动化、智能汽车、机器人、高端家电以及电网轨交等。(来源:Do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