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三新”产品+1

发布时间:2025-06-26 16:42:25

6月17日
合肥市科技局公示2025年度第一批
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拟认定名单
我院培育企业
哈工智灵
“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获“三新”产品认定
截至目前
研究院已有5家企业产品入选“三新”产品
获评“三首”产品认定13项
 
 
 
    效率、精度 实现两大突破    
 
       哈工智灵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具备水陆两栖作业能力,可适应地下管网、河道、沼泽等复杂环境。通过搭载自主研发的AI管道缺陷判读模型——灵镜助手,实现多种管道缺陷(障碍物、沉积、破裂、错口、变形、树根、异物插入等)的有效识别,推动整个行业跨入“AI全自动判读”的智慧管网3.0时代。
 
哈工智灵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
 
       相较于传统人工检测模式,此产品实现两大核心突破:
       在效率方面,单次缺陷判读耗时从人工的数分钟缩短至秒级,快速筛除90%以上非缺陷区域,将判读工作效率提升5—10倍;
 
       在准确率方面,对16种缺陷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3%,尤其攻克了在复杂场景(如低光照、管道变形叠加沉积),自动识别细微缺陷难题,避免人工误判或漏判,将内业复核工作量减少80%,大大节省城市管网运维成本。
 
       目前,哈工智灵“两栖探查移动机器人”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管网改造等场景中成功应用。
 
AI管道缺陷判读模型
 
       哈工智灵于2021年由研究院地下管网项目孵化创业公司,借助研究院提供的赋能服务,企业得以全心投入新产品研发工作,截至目前,累计融资金额超千万元,为新产品开发、迭代、落地、量产提供了坚实保障。累计申报专利101项,涵盖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51项。通过与研究院、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用事业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共建“地下管网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形成合力,确保产品先进性、适用性、稳定性。
 
 
 
    打通堵点 赋能“三新”三首”产品    
 
       ICF评估与训练系统-ASD、智能远程超声机器人、机器人仿真软件……近年来,研究院涌现了一大批“三新”三首”产品,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最生动的注脚。 
 
       聚焦“机器人+X”科创产业体系,研究院打造一流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前端挖掘创新成果,后端对接产业链,同时提供“一站式”科创赋能体系,精准匹配各类创新要素,加速科创项目产业化发展。
 
       其中不少项目备受资本青睐,仅今年以来已有艾斯德康、哈工智灵、脑洞科技等企业先后完成天使+轮融资,进一步彰显研究院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突出成效。   1

上一篇:2024, “新”!

下一篇:科创周刊:科创板新设科创成长层,大摩预测中国机器人将爆发式增长,华为云发布CloudRobo具身智能平台